一位伟大的犹太裔上海妈妈

 

2017-09-22 北洋之家 精英天堂

文章来源于:德国优才计划

 

她,嫁了4次,跟儿子又要房又要车!可人人都说她是个好妈妈!这个犹太裔上海妈妈火了!

 

“我这套浦东的房子280平,是我23岁的儿子送给我的。你们的儿子会买房子给你们住吗?他可能还指望你吧?”一位上海的单亲妈妈自豪地说!

 

这位妈妈可不是什么富豪,她曾是上海铜厂普通的女工,有着三次失败的婚姻、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甚至,她跟孩子穷到靠捡垃圾度日。

 

而这位单身母亲艰难又传奇的人生经历,

和她在困境中摸索出的教育方法,

值得每一位中国父母好好看看!

 

NO.1

她是唯一留在上海的

“犹太后裔”

 

▲童年的沙拉和父亲

 

沙拉有一个并不十分幸福的童年,

父亲老伊麦斯原本是个犹太商人,

1939年由于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

辗转流亡到了上海。

 

1950年,沙拉出生在上海的家里,

在沙拉很小的时候,

母亲就抛弃了她和父亲,

而父亲在她12岁时就去世了……

 

▲少女时期的沙拉

 

1967年,身为犹太后裔的她没逃过劫难。

红卫兵不仅把沙拉赶出了家,

还剪了她天生鬈曲的头发。

由于“文革”,沙拉只读到初一就辍学了。

 

对于无依无靠的少女沙拉来说,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结婚,

她匆匆把自己嫁了出去,

两次失败的婚姻,

没有给她任何幸福,

却给了她两个宝贝儿子!  

 

1971年,沙拉进了上海铜厂,

成了一名靠体力吃饭的女工。

成为了工人,她非常地开心,

因为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

 

1985年仍在上海铜厂工作,沙拉的工作证

 

一直到1985年,34岁的沙拉

仍然是上海铜厂一名普通的女工!

就在这一年,

沙拉突然接到上海公安局给她的通知,

她终于被获准出国!

到父亲的故土看看,是她多少年来,

心里一直期盼的!

 

可那时中以还未建交,

她只好暂时放弃了想法!

 

1992124日,

中以正式建交,

沙拉非常兴奋,

作为犹太后裔,

沙拉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申请回以色列了。

 

NO.2

如果连战争就经历过了

孩子们,你们还怕什么?

 

1992年,当沙拉辗转回到以色列的时候,

三个孩子都还暂时留在中国。

沙拉说:我是中国第一个返回以色列的犹太后裔,应该也是最后一个!

(其他犹太人或早就离开了中国,

或在这片土地上长眠。)

 

当她终于踏上父亲魂牵梦绕、

却再也没有回去的故土,

却发现这里,远不如90年代的上海繁华,

而且还处在一片战乱中!

 

▲初到以色列时,总理拉宾还亲切接见了沙拉,半年后,拉宾就遇刺了!

 

“我跟孩子们刚刚下车,

就听见身后一声巨响,

我奔过去,发现一个人被炸得七零八落,

至今回想起这个场面都心有余悸!”

 

▲作为中以建交后第一个移民以色列的家庭,沙拉和三个孩子还上了报纸

 

初到充满战乱中的以色列,

沙拉和孩子们为了躲避炮火的袭击,

不得不经常住防空洞。

 

在防空洞里,

沙拉就给两个儿子一人一副扑克牌,

她鼓励儿子主动跟以色列的孩子交朋友,

她告诉两个儿子:

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游戏是最好的老师!

 

▲沙拉14岁的儿子以华、13岁的儿子杰瑞在防空洞里

 

从繁华的大上海,

到战火纷飞的异国小镇,

这对连语言都不通的孩子们,

不仅是生活上的巨大落差,

更是心理上的挑战!

 

可沙拉鼓励孩子们:

如果我们连战争都不怕,

将来,还有什么能让你感到害怕!

 

或许也正是沙拉和孩子们对战争的乐观,

让这一家人在面对日后更艰难的生活时,

也从未懦弱和退缩!

 

NO.3

儿子被犹太邻居骂:废物!

我竟是个不称职的母亲

 

▲两个哥哥抱着三岁的妹妹

 

NO.4

特别狠心

才能特别爱!

 

邻居太太告诉沙拉,

在犹太家庭里,

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

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

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

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她听取了邻居太太的意见,

终于开始狠下心来,

吃饭、洗衣都要收取费用。

 

她还鼓励两个儿子去市场上卖春卷,

刚开始两个孩子都不太愿意去,

她就用做一个春卷给1毛,

卖一个春卷给2毛激励他们!

 

▲二儿子杰瑞在以色列的市场上摆摊!

 

沙拉说,如果她在中国,

如果她没有面临这么艰难的困境,

或许,她不会这样坚定地狠下心对孩子!

 

当家里的资金越来越丰富的时候,

沙拉终于开了一家中国餐厅。

可这时,

沙拉做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决定:

可她竟然让一心想着赚钱二儿子放弃上学,

去面包房当学徒!

 

NO.5

因为在餐厅打工

命运垂青了她的孩子

 

很快,沙拉就把三个孩子都送回中国上学,

两个儿子很争气,

老大上了上海外国语大学,

老二上了旅游专科学校!

沙拉拒绝为两个孩子付大学的学费,

甚至还要求他们,

将来必须送给她两把钥匙:

一把是车钥匙,

一把是房子的钥匙!

 

就在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准备找工作时,

沙拉竟然又做了一个“狠心”的决定:

——两个儿子回以色列服兵役!

 

母亲督促杰瑞到餐馆打工,

却遇到了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机会!

很快,杰瑞进入以色列国防部特种部队,

退伍后又进入商贸部。

 

由于以色列生产钻石,

后来杰瑞转行做钻石生意,

很快成了资产过亿的成功商人!

 

大儿子因为在部队表现优异,

退伍后成为一名官员,

一直在以色列劳工部工作!

 

▲沙拉与她的大儿子!

 

后来大儿子弃政从商,

现在是以色列一家企业驻香港的老总!

 

NO.6

不被儿女所累

上电视、出书、演讲、做公益,

我的人生我做主!

 

中餐馆开了两年后,

沙拉决定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工作中,

她为以色列政府多个部门无偿做翻译,

并帮助了很多在以的华人。

20029月,著名的兄弟钻石公司

决定任命她为驻中国地区的首席代表。

 

沙拉说,咱们中国家庭,

四五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

还有父母为了给孩子买房子发愁;

甚至为了给孩子找工作发愁!

 

她着急地说:哎呀,这是干嘛呢,

应该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独立担当,

从小就有赚钱和养活自己的意识!

 

当你打着雨伞,

孩子永远都是小鸡!

当你让他多一些承担,

他很快就能明白家庭责任的意义!

 

回到上海后,

沙拉与一位上海教授结婚了!

如今,67岁的沙拉依然非常忙碌,

她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她才不会管他们家庭的事情!

 

她根据自己的故事出版了两部图书,

经常上电视、参加公益讲座,

她还经常到社区、到医院当义工!

 

2015年,为纪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沙拉在上海捐赠雕塑《风雨同舟》,

感恩上海人民对犹太难民的庇护。

 

中国百姓最关注的医疗、教育和住房问题,

沙拉都以自己的方式得到解决――

把儿子培养成富翁,

让儿子给买豪宅,

让儿子给买汽车,

丰富自己的生活,

保持乐观、保养身体!

 

无论是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

还是上海升学路上的“牛蛙战争”,

这些朋友圈的热文,

都很让家长扎心!

 

很多中国父母在供儿女读二十多年书后,

还要出钱给儿女结婚,

给他们买房买车,

接下来还要面对婆媳矛盾,

为照顾孙子外孙子继续操劳,

而且,子女还不见得领情……

 

看了这位单亲母亲的做法,

你一定会觉得:

我们恨不得把一切都给了孩子,

竟成了这世界上最愚蠢、

最可怜的家长!

 

看完佩服了吧,

也扎心了吧!